来自美国的研究人员在PLoS ONE期刊上发表论文探讨在餐馆就餐的频度是否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
因方便、社交等诸多原因,餐馆就餐在美国很常见。然而,餐馆所供应的食物通常为高能量、高脂肪、高钠盐及低营养类食品,这就导致一种可能性的存在:餐馆就餐的频度与个体健康状况呈负相关。迄今,仅少数研究项目探讨了餐馆就餐与体重、HDL胆固醇、糖及胰岛素水平间的相关性,至于餐馆就餐频度与心血管代谢及其他所有原因所致的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目前尚未见已发表的研究报告。
餐馆就餐增加死亡率吗?
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在PLOS O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对餐馆就餐与心血管代谢及其他所有原因所致的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在美国人群中开展了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项目研究中,科研人员从1999至2004年间进行的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采集了有关餐馆就餐频度的数据,再将上述数据与来自国家健康统计中心的死亡率数据相关联。调查群体包括那些在项目开始时年龄已在40岁或以上的调查对象,但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那些有关自身生物标志物、餐馆就餐频度或死亡率随访方面信息缺失的调查对象不在本研究之列。除死亡率数据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数个心血管代谢及营养方面的生物标志物如总胆固醇和HDL胆固醇、甘油三酯、糖、胰岛素、c反应蛋白、叶酸、类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D和E。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自述每周餐馆就餐至少三次,而仅超过10%的调查对象从不在餐馆就餐。每周在餐馆就餐不少于三次者在下列群体中更常见:男性、非西班牙裔白人、年龄介于40到59岁、高BMI、高学历、高收入、现饮酒者及无慢性病个体。
餐馆就餐与总死亡率无关
在对混杂变量进行校正后,项目分析未发现餐馆就餐频度与死亡率(心血管代谢相关和总死亡率)之间存在相关性。此外,餐馆就餐频度与项目研究中调查的代谢类生物标志物间也未见关联。随着餐馆就餐频度的增加,观察到某些营养类生物标志物如叶酸和类胡萝卜素水平的下降,然而未见餐馆就餐频度和维生素C、D和E之间存在相关性。
本项研究首次针对餐馆饮食与死亡的相关性展开调研,而既往仅有为数不多的项目探讨餐馆饮食与某些特定疾病如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本项研究的优势在于:采用国家级代表性样本,获得基础BMI值及多个混杂变量,评估餐馆就餐的频度;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研究本质为观察性,缺乏对随访期餐馆就餐频度的重复性评估以及多种代谢性疾病存在发病潜伏期的问题,而在短暂的9年随访期内可能发现不了这类疾病的存在。
综上,本项研究表明,尽管餐馆就餐频度与饮食品质之间存在负相关,但并未发现餐馆就餐频度与心血管代谢所致的死亡率或总死亡率间的关联性。
作者:Maggie Leung, PharmD
译者:Mingfa Li, Ph.D, MD
参考文献:
Kant, A. K., & Graubard, B. I. (2018). A prospective study of frequency of eating restaurant prepared meals and subsequent 9-year risk of all-cause and cardiometabolic mortality in US adults. Plos One, 13(1). doi:10.1371/journal.pone.0191584